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邓婷、杨柳)4月18日,武汉经开区军山街道龙湖社区幸福食堂完成焕新升级,以崭新面貌开门迎客。此次升级围绕全年龄段居民需求,特别是聚焦老年人与新业态就业人员的用餐痛点,创新推出“小碗菜”服务模式,以明厨亮灶、贴心服务,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这里暖胃又暖心。
走进改造后的幸福食堂,眼前焕然一新。曾经陈旧的圆桌、简陋的设施已不见踪影。2025年初,社区结合居民意见,邀请专业设计团队精心规划,采用“空间+服务”套嵌模式,科学划分功能区域。
图为:改造前的就餐环境。
其中,菜品选取区设置盒饭区、小碗菜区、点菜区和汤品区,居民可按需选择;就餐区打造卡座、圆桌、包房等多样化空间,满足不同场景需求。“改造之后大变样,装修敞亮大气,一进来心情都舒畅了。” 老年居民罗登和表示,食堂比之前明亮整洁,布局合理。
图为:改造后的龙湖社区幸福食堂就餐区。
此外,依托户外驿站引导新业态就业群体扩大服务范围,如今食堂日均供餐超80份,构建起15分钟助餐服务圈,将温暖送到居民身边。
在服务方面,幸福食堂实现全面提档。过去标准分量供餐常引发浪费、菜品单一等问题,尤其不符合老年人低盐少油、营养均衡的饮食需求。此次推出的“小碗菜”模式成为一大亮点,每份菜量适中、价格亲民,居民可自由搭配荤素菜品,既避免食物浪费,又满足个性化口味。社区居民李益曼开心地说:“现在选择多了,8块钱就能吃到好几个菜,还不浪费,太划算了。”
此外,社区积极协调,将优惠福利惠及更多群体——60岁以上老年人凭爱心卡每餐优惠2元,残疾人和新就业群体也纳入优惠范畴,让暖心餐食传递更多关爱。
图为:食堂开设了小碗菜自选区域。
机制创新是幸福食堂升级的另一大特色。针对老年人冬夏下楼用餐不便的问题,社区联合食堂与新就业群体,依托户外驿站“小驿助手”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同时,食堂针对新业态就业人员工作时间灵活的特点,推出“错峰用餐”机制,既保障了他们的用餐需求,又提升了食堂运营效率,形成多方共赢、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从硬件改造到模式创新,从环境优化到服务升级,龙湖社区幸福食堂的每一处改变,都彰显着为民服务的初心。社区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开展专业服务测评,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建议,不断完善运营机制,让幸福食堂的烟火气温暖千家万户,托起居民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