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至11日,重庆遭遇强降雨袭击,并伴有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两江新区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自10日中午起,提前部署,人员、机具前置值守重点易积水点位,并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应对本轮降雨。
两江新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据了解,两江新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依托已接入的30余万个各类感知设备,构建起全域覆盖的感知网络,实时收集城市运行的各类数据,实现了对城市内涝点的全方位、立体化跟踪监测。
“我们在九建公交站、星光大道内环入口等17个易积水点安装摄像头、水位仪等感知设备,全面收集排水管线矢量化数据,迭代整合河湖、积水风险隐患点等全口径数据,数据全量归集至数字重庆三级治理中心信息平台,实现全域河湖厂网实时监控、实时调度。”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吴庆伟告诉记者,通过一体化数据归集平台,可以实时传输水位、雨量、流量和视频等信息,使智慧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问题排查更快、更准、更直观。
工作人员检查并清理。
不仅如此,水位一旦达到预警阈值,系统立即自动触发告警,向管理人员推送风险提示信息。
此外,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抽调干部职工设立了8个下沉工作组,分赴各街道开展安全巡查,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问题。
工作人员正在清洁打扫。
昨夜今晨,两江城市管理局严格落实极端暴雨天气防范应对措施,共计调度巡查人员、作业人员1300余人,备勤值守406人,前置排涝设备14台,出动车辆138台。
工作人员正对河流水库等进行巡查。
自10日中午接到天气预警信息后,两江新区立即组织人员提前清除管网中的淤泥并打开水箅子,对公园园区内边坡、挡墙、临水区域、松散堆积体等重点部位开展全面隐患排查,沿江劝离戏水、游钓市民,清理枯枝落叶、绿化垃圾等合计3.6吨。在易积水点位均放置警示牌、救生衣、水泵、发电机等各类设备,并安排人员通宵值守。
工作人员查看翠云立交积水点。
抢险队员清理断裂乔木。
11日早,受暴雨影响,人和万年路行道树一株胸径为24cm的天竺桂断裂,断枝留在人行道上影响行人通行,现场人员巡查发现后安排4名抢险队员进行抢险,清理断裂乔木,保证道路通畅。
“截至目前,两江新区没有一处因积水造成交通阻断的情况。如果雨势减弱,我们将继续安排相关人员持续值守并开展巡检工作。”吴庆伟表示。
上游新闻记者 余小凤 通讯员 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