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见证成都魅力,他们一致点赞成都世运会,“这是无可比拟的”

8月的成都,热情似火。随着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如火如荼地进行,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齐聚成都,共同参与这场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体育盛会。

在激烈的赛事之外,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技术官员和赛事组织者们,更在这座公园城市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城市气质——开放与活跃、自信与包容、青春与时尚、科技与现代、公园与生活在此完美交融。

一座开放包容的公园城市,正以世运为媒,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世运会开幕式现场 图据新华社

点赞公园城市!

开放包容,让来宾惊叹“一切都非常完美”

“我很喜欢这个场地,有草地、有树木、有湖泊,满眼都是绿色。”这是奥地利掷准飞盘队队员拉斐拉・纳拉特对成都世运会的直观感受,这也道出了许多参与者的心声。

漫步桂溪生态公园掷准飞盘赛场,纳拉特发现,这里的场馆没有封闭式围墙,观众既能登上主看台近距离观赛,也能在公园周边空地的指定区域自由观赛,这种开放的布局让赛事与城市融为一体。

▲成都世运会掷准飞盘混合双人决赛,美国选手在桂溪生态公园比赛

成都世运会多个竞赛场地依托户外公园、公开水域改建或直接使用自然场地,市民漫步公园时便能随时瞥见赛场动态,收获“赛事即风景”的沉浸式体验。比如在青龙湖湿地公园,射箭场馆利用平缓草地与杂木林地形,打造出兼具挑战性与观赏性的野外赛道。墨西哥运动员贝塞拉・阿里萨加对此不禁感叹道:“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一本童话故事书。”

不仅如此,成都一批赛事场馆在既有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精准定位和巧妙改造,书写了“赛事营城”的成都故事。

东安湖体育公园,曾经绿茵环绕的室外田径场,变身为科技感十足的无人机竞速赛场;开阔的中央广场,则迎来室外拔河较量;曾服务过成都大运会的东安湖体育公园室内场馆中心,承办了成都世运会体操和啦啦操项目……这片“大运核心区”在新赛事的召唤下,迸发出更加强劲的生命力。

▲东安湖体育公园,世运会拔河项目比赛场地

“一切都组织得非常完美,我们也很高兴。因为在2027年,我们会回到这个场馆,举办世界体操锦标赛。”国际体操联合会秘书长布尔潘尼·尼古拉斯(BUOMPANE Nicolas)说。

而在德国沙滩手球队领队普芬德眼中,“这里的标准有时甚至比奥运会还要高”。在赛事组织方面,成都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度,从场馆的准备到赛事流程的安排,都让外国友人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体育的尊重和对世界的热情。

“相信每一个人在到达成都后的印象都会是非常好的。”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副主席汤姆·迪伦说,“非常美丽,这是一个公园城市,有那么多的绿地。成都在办赛经验方面已经非常丰富,这里不愧是世界赛事的名城,未来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成都市桂溪生态公园,搭建的世运会掷准飞盘项目比赛场地

点赞温情服务!

“跟之前感受的竞赛相比,这次特别出众”

成都的包容与热忱,更通过细致入微的赛事保障和志愿服务传递给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在这里迎来20岁生日,这是一次特别的经历。这场生日惊喜让我感到意外和快乐,我差点落泪,这一切太美好了。”8月9日,成都世运会软式曲棍球女子团体预赛(斯洛伐克队vs泰国队)当天,恰逢泰国队员卡尔布姆的20岁生日。赛后,全场齐唱生日歌共同为她送上祝福。

这份来自成都的温情,让她铭记于心。

▲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工作人员为当天20岁生日的泰国队球员卡尔布姆(左)送上生日礼物。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志愿者的服务既贴心又周到。在棍网球赛场,两名脱水的爱尔兰运动员在医疗保障点仅1小时便“满血复活”,收到了爱尔兰队队医Allyson的“跨国致谢”,“非常感谢你们为爱尔兰代表团提供支持,我们非常感谢你们的亲切关怀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观众的热情也为运动员们注入了强劲动力。美国啦啦操运动员艾莉森·霍夫特直言,参加成都世运会是非常令人惊叹的感受,这次是无可比拟的,跟之前所感受到的竞赛相比,完全不一样,也是特别出众的。“我们整个团队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进场的时候,整个场地、场馆都是活力四射的,有非常多的观众,很多成都市民都有观礼。”

这座美丽的城市,让每一位世界来宾都有宾至如归之感。“我非常喜欢来中国,这里观众的热情和友好让人印象深刻。”由于优雅的气质在社交媒体上走红,拉丁舞裁判、拉脱维亚人辛金斯称赞道,“这次世运会的组织也非常棒,我和同事们对开幕式、对场馆的一切工作都赞不绝口。”

▲拉丁舞裁判、来自拉脱维亚的辛金斯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也表达了感谢:“组委会、执委会、志愿者、合作伙伴,感谢你们的卓越工作,营造了激情澎湃的赛事氛围,上座率持续高涨,顶级赛事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交相辉映,场馆设施是世界级的,交通网络非常高效。运动员村的餐饮服务与运营管理也是非常优质的。我听到不少运动员这样向我反馈,这无不彰显了中国主办方的专业底蕴。”

《法兰克福汇报》记者在成都实地考察后撰文写道:“无论开幕式、安保还是组织工作,本届世运会都树立了高标杆。”

点赞文化交融!

感受非遗文化,外国运动员“圈粉”汉服

世界对成都的深刻印象,不仅存在于公园般的场馆和贴心专业的赛场保障中,更弥漫在缭绕的火锅香气里,沉淀在深厚的成都文化中。

在世运村里,意大利运动员焦尔吉娅体验了新津绳编后说:“我很喜欢这个绳编手环,这是我在成都一次很有趣的体验。”与此同时,阿根廷运动员试穿汉服,挽着袖子体验古代人的风采;意大利运动员动手制作竹编,要把这份非遗礼物带回欧洲;美国运动员则感受着中医推拿的奇妙……这场以体育之名的相聚,为展示成都文化底蕴提供了绝佳舞台。

赛事之余,不少外国运动员走进杜甫草堂、熊猫基地、东郊记忆等地,探索蓉城文化地标,感受烟火里的幸福成都。

美国拔河运动员艾莉・莱曼在赛后品尝地道的成都火锅,又被宽窄巷子的冰镇果茶“圈粉”。她漫步在宽窄巷子,感受这里清朝古街道风貌与现代潮流融合的韵味。

“在车上一边欣赏城市美景,一边品尝地道美食,这非常特别!”体验过火锅巴士的美妙后,来自荷兰的裁判员KLOPPENBURG Rudolf连连称赞。

▲世运会嘉宾体验火锅巴士

在东郊记忆,加拿大运动员艾达·梅·赫德森和队友们看展览、逛集市,还体验了一把汉服秀,“这里把旧工厂改造成既时尚现代、又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街区,非常有创意!”

在成都,外国友人既能体验麻辣鲜香的美食文化,又能走进古老街巷,触摸历史的痕迹。

▲8月12日,参加成都世运会的西班牙运动员在东郊记忆游玩 图据新华社

在兴隆湖的皮划艇马拉松赛场,湖面上的运动员奋力拼搏,岸边的观众热情加油,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在此生动铺展;赛事信息服务台的志愿者正用多语种实时更新赛程变动,为不同国家的代表团提供精准指引,专业高效的保障让赛事运转井然有序;当夜幕降临,外籍运动员们登上锦江游船,两岸的光影秀将千年蓉城历史娓娓道来……

世界在成都世运会期间,再次认识了成都。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评价:“这是历史上最好的世运会。”

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