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第七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公布,山东5处入选

据退役军人事务部网站消息,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七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的通知》中称,国务院于2025年2月16日批准“三一八”烈士公墓等71处烈士纪念设施为第七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现予以公布。其中,山东有五处烈士纪念设施入选。

《通知》中要求,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烈士褒扬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烈士褒扬条例》《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等,对本地区被批准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及时设立保护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加强规范管理,提升展陈水平,切实发挥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在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记者从入选名录中看到,山东省本次有五处烈士纪念设施入选,分别是王尽美烈士纪念馆(山东省诸城市)、王杰烈士纪念馆(山东省金乡县)、滨海革命烈士陵园(山东省临沭县)、胶州市烈士陵园(山东省胶州市)、肥城烈士陵园(山东省肥城市)。

王尽美烈士纪念馆

王尽美烈士纪念馆始建于1971年,位于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纪念馆于1991年在城区进行了重建,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2019年5月,为更加贴近历史发源地,纪念馆迁回大北杏村,继续发挥其重要教育作用。

王尽美烈士纪念馆整体采用仿明清式建筑风格,庄重典雅,气势恢宏。占地面积2577平方米,建筑面积905.6平方米,由主院和跨院两部分组成。内部设有3个基本陈列室和3个辅助陈列室,通过实物、照片、视频、多媒体场景等多种展示手段,生动再现了王尽美烈士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是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1994年11月,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8年1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被山东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山东省党员教育基地”;2011年8月,被山东省纪委命名为“山东省党风廉政教育基地”;2014年12月被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2015年7月被命名为“山东省保密教育示范基地”;2020年6月被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命名为“山东省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王杰烈士纪念馆

王杰纪念馆坐落在金乡县城北华堌村(今鱼山街道王杰社区),坐北朝南,东距105国道500米左右,西临金水湖。1968年,为纪念英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而修建。纪念馆周围红墙环绕,占地面积3015平方米。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馆为一层砖石结构,建筑呈“工”字形。中间大厅里,陈放着王杰烈士的半身石膏雕像,高2.5米;大厅东西墙壁上镌刻着毛主席“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语录。大厅东间,是王杰事迹展览前言部分,有毛主席“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语录,有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王杰纪念馆落成后,祖国各地来这里凭吊瞻仰者,络绎不绝。1988年1月,王杰烈士纪念馆经省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20年6月5日,被评为山东省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2025年2月16日国务院批准“三一八”烈士公墓等71处烈士纪念设施为第七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2025年2月,王杰烈士纪念馆入选第七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单。

滨海革命烈士陵园

滨海革命烈士陵园(原名临沭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中国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城东北5公里、苍马山自然风景区南麓的叠翠峰上。始建于1968年,陵园占地184亩,总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园内现有烈士墓569座,烈士名录1216名,无名烈士360位。

滨海革命烈士陵园于1942年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建立,前身为“临沭县革命烈士陵园”。1943年—1944年在日寇“扫荡”中被炸毁2次,陵园惨遭破坏。1968年陵园迁入现址,期间,临沭人民两次捐款修建,始成规模;1990年6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滨海革命烈士陵园”,列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保护单位。原滨海地委书记、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题写园名。陵园占地184亩,总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有小中山陵之称,园内现有烈士墓569座,烈士名录1216名,无名烈士360位,主要建筑物有:仿古穿堂式大门、群雕、滨海区革命斗争史陈列馆、刘少奇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堂、无名革命烈士墓、115师纪念亭、抗日民族英雄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塔、首长题词碑廊等。抗战时期,临沭作为滨海区中心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等机关长期驻扎于此。滨海革命烈士陵园记录了山东抗日战争时期光辉历史,铭记了九二二锄奸救国运动、青口战役、西山前战斗、岌山反“扫荡”、甲子山战役、赣榆战役、海陵反“蚕食”郯城战役、朱村战斗等一系列战役、战斗。再现了刘少奇、罗荣桓、朱瑞、黎玉、萧华、谷牧及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战斗的光辉历程。

1990年6月3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胶州市烈士陵园

胶州市烈士陵园位于胶州市福州北路32号,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目前,烈士陵园建有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纪念广场、烈士浮雕及英名墙、著名烈士雕像、烈士墓区等纪念设施,其中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3889平方米,展陈面积2400平方米,陈列了胶州市自国民革命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为救国救民壮烈牺牲的著名英烈事迹,包括曾担任山东省委委员、济南“四·五”烈士之一的纪子瑞、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柴世荣、胶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姜谔生等。馆内还存有先烈遗照、“胶济铁路大罢工”“生产自救”等珍贵原始资料照片、图片300余幅,革命先烈曾使用过的刀、枪、子弹、手稿等革命文物200余件,设置了“胶县第一个党支部”“林海雪原”“解放胶城”“上甘岭”等模拟场景和部分烈士雕像。

胶州市烈士陵园1995年4月被命名为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山东省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山东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命名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2020年12月被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命名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肥城烈士陵园

抗战时期,著名的陆房突围战曾发生在这里。为纪念陆房突围胜利,肥城县于1971年11月18日,为纪念陆房战斗,肥城县委、县政府在陆房战斗遗址修建烈士陵园将在陆房战斗中英勇牺牲的178名烈士骨灰安放灵堂;1972年在安临站镇东陆房村凤凰山南麓的陆房战斗遗址上建立了肥城烈士陵园。1978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5月11日,肥城县委、县政府隆重举行陆房战斗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落成陆房战斗纪念碑。1999年,被命名为肥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命名为“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5月,中共泰安市委、中共肥城市委在这里隆重举行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东进抗日暨陆房战斗70周年纪念活动,展室重新布展。为纪念陆房突围胜利76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2014年12月,肥城市委、市政府对烈士陵园进行改造扩建。陆房突围胜利纪念馆建筑面积5300余平方米,分上下两层,综合运用声光电科技与多元化视听手段,以新颖独特的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陆房战斗中八路军将士绝地反击、奋勇歼敌的壮烈场面,人民群众舍生忘死、助力突围的血肉之情。“陆房突围战斗”纪念碑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长杨得志将军题写。无名烈士纪念广场建有长39米、高7.6米的英烈墙,墙体精选优质花岗岩,以陆房战斗发生时间“19390511”抽象雕塑,安葬了陆房战斗中英勇牺牲的178名无名烈士。

肥城烈士陵园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8月评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2015年9月批准为“省级烈士纪念设施”。(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赵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