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深化“三抓三促”行动 身边事丨静宁县以“1345”工作体系推动民生实事办理

从“有水喝”到“有好水喝”

——静宁县以“1345”工作体系推动民生实事办理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姜慧仁)拧开自家水龙头,看着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静宁县威戎镇武高村村民武元恒笑得合不拢嘴:“以前水浑又小,现在能冲澡,还能放心地给孙子泡奶粉。”在深化“三抓三促”行动中,静宁县以“1345”工作体系为指引,将农村供水难题作为民生攻坚的“突破口”,一场惠及万千群众的供水提质攻坚战正如火如荼展开。

“必须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喝好水。”在全县农村供水专题会议上,县委主要领导掷地有声。为破解供水困局,静宁县建立起“县级领导包抓+部门联动+乡镇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县水务局负责人带领技术团队走遍涉及管网改造的22个乡镇,实地勘察地形、分析管网布局,最终确定“建大并中减小”的标准化建设方案。

在灵芝乡,水利服务中心主任刘宁连续两个月驻扎施工现场,协调解决施工难题。“针对村社硬化路面敷设管网开挖难度大,施工周期延长,我们采取定向钻等工程措施,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不受影响。”该项目技术负责人于新乐介绍道。正是这种“钉钉子”精神,推动12个重点水利项目如期开工。

“管材的合格证、质检报告必须逐一核对。”在威戎镇供水项目现场,县纪委监委派驻的工作专班人员仔细检查每一个施工环节。为确保项目质量,县纪委监委联合水务部门成立监督小组,对项目全流程进行“嵌入式”监督。在技术人员的严格把关下,已完成的210公里输配水管道全部通过质量检测。

走进甘沟镇水质净化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新安装的滤膜处理设备。“这套设备能除杂质和有害物质,可以保证水质达到优质标准。”甘沟镇水利服务中心主任张齐兵介绍。为提升水质,静宁县投入300余万元引进先进处理工艺,对全县23处水源进行深度净化。5月份水质检测报告显示,所有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均符合卫生标准。

“12345热线接到反映,李店镇部分区域水压不足。”随后,县“三抓三促”行动办公室立即督促职能部门实地核查。原来,是管网老化导致水压下降,维修队当天就赶到现场,3天内完成改造。为确保问题解决到位,县上建立“问题台账+销号管理”机制。

截至目前,已累计解决群众反映管网设施埋设不规范、水压低等20多个供水问题。“现在遇到问题,打个电话就有人来处理!”威戎镇梁马村吉咀社村民刘世伟竖起大拇指。

从“有水喝”到“有好水喝”,静宁县通过效能引擎驱动全力打通农村供水“最后一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民初心。随着农村供水工程的全面竣工,1.71万群众将彻底告别用水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