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辽宁北票:大天鹅蹁跹而来 小山村变身天鹅湾

随着气温回升,在辽宁朝阳的北票市,迁徙而来的大天鹅数量越来越多,原本偏僻的小山村变成了美丽的天鹅湾。

辽宁朝阳北票市南八家子乡的红村原本只是东北山区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但在春日里却因为一群可爱的生灵的到来变得美丽而热闹。没错,它们就是现在在镜头中看到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

惊蛰过后,未觉冬日渐远,春已悄然而至。在红村毗邻的大凌河上,阳光洒落、波光粼粼。一群群游弋在水中的大天鹅或是引颈高歌、或是展翅高飞,在刚刚冰雪消融的水面上起舞、觅食,优雅的身姿与碧水蓝天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如梦似幻的生态画卷。村民们告诉,原本在初冬就有远道而来的大天鹅种群飞到这里越冬栖息。而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不断回升,最近两周有越来越多天鹅从南方的越冬地开始迁徙,经过这里时落脚停歇、觅食休整,数量已经达到了近700只。

看到这么多的天鹅,您可能会以为,这里本就是大天鹅种群的传统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但当地的老乡告诉记者,他们第一次在家门口见到天鹅还是在2014年的冬天,当时只有六七只。大天鹅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越冬?动物专家表示,尽管朝阳北票也地处东北,但因为地理位置相对偏南,所以冬天并不寒冷,冬季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左右,这很适合喜凉不喜热的大天鹅。此外,这里冬季不会完全封冻的河面也是重要的因素。红村附近几十公里长的大凌河,由于地势原因,上下游之间保持一定的落差,因此水流的速度相对较快,冬天不易封冻。这样大天鹅们就可以弯下长长的脖子,寻找到水面下的水生植物和小鱼小虾,最重要的觅食得到了保证。

而红村天鹅数量从10年前的六七只增加到现在的近700只,原因并不只是简单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背后更多的是当地人对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地努力与付出。朝阳地区地处科尔沁沙地的南缘,受风沙影响,是“三北”防护林带建设中阻沙治理工程的典型地区。种树需要雨水才更易成活,而少雨干旱是当地生态环境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朝阳在近年来大力开展水资源管理、人工增雨、湿地保护等相关工作,近几年,全市每年都会增加降水5亿立方米以上,持续推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融合发展。

树长高了,河变宽了,来到红村的大天鹅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小小的山村也因此额外增添了天鹅湾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在直播镜头中,一群群天鹅游水嬉戏、悠闲惬意。因为水面距岸边较近,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当地群众和游客前来近距离地观赏天鹅。细心的您可能会在这些大天鹅中,看到一些体型稍小、羽毛色泽稍稍发灰的小家伙,这些都是还处在幼龄期的天鹅。而在近几年当地的持续监测中,幼鸟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这表明大天鹅种群状态持续向好。在候鸟的春季迁徙期里,当地相关部门也通过人工观测、远程视频监控、无人机和定点红外相机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追踪包括大天鹅在内的迁徙候鸟的动态,及时掌握候鸟健康和迁徙信息,为候鸟迁徙季保驾护航。

随着气温的不断回暖,眼前的这些大天鹅预计会在3月20日左右逐渐离开红村,迁徙飞往西伯利亚方向遥远的繁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