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山东郓城:“法治动能”跑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制度护航、监督提效、服务升级”,2024年,以此为发力点,山东省郓城县聚焦法治保障,系统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治理的关键在源头。为做到“源头规范”,郓城县司法局对全县市场准入、招标投标等领域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实行“全流程审核”,建立“制定前论证—出台前审核—发布后评估”闭环机制,杜绝“玻璃门”“旋转门”。

2024年以来,郓城县司法局共审查县政府规范性文件1件,完成备案5件,全部履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筑牢政府协议“风险墙”。创新“部门初审—司法局审查—政府终审”三级联审模式,重点审查内容合法性、权利义务对等性及违约责任完备性等核心要素,为招商引资项目进行“法律体检”,防范履约风险,让企业投资更安心。

郓城县司法局以“减频次、提效能、防风险”为目标,创新“123”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用“一个平台”智管检查频次。2024年,依托“郓智监”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平台,郓城县司法局严格落实入企检查、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线上“双报备审核”制度,企执法检查数量压减30%以上;2025年,依托“山东省涉企行政检查平台”,严格落实入企检查提前3天线上报备审核,力争压减重复检查40%以上,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两项协同”压实监督力度。联合纪委监委开展“141”驻点监督,聚焦市场监管等13个领域,靶向整治“选择性执法”“过度执法”等问题。2024年以来,开展伴随式监督15次,现场纠正问题6个;指导办理涉企免罚减罚案件289件,涉及金额1100余万元。

郓城县司法局局长、信访局局长张淑霞介绍,郓城县率先试点“涉企执法经济影响评估”“行政复议+执法监督+法治督察”协调联动,对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的执法行为提前预警,避免“办一个案、垮一家企”。

争议化解“有速度”、法律服务“有温度”、法治宣传“有精度”。在涉企服务方面,郓城县司法局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推出了“三个有度”涉企服务套餐。

据了解,该局在郓城县开发区、化工园区设立行政复议联系点,构建涉企行政纠纷“快速响应—精准调解—多元化解”机制。2024年以来,成功调处涉企行政争议64件,调解和解率84%,累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00余万元,实现了“案结事了、企稳业兴”。同时,郓城县司法局整合公证、调解、法援等资源,打造“一站式”涉企服务专窗,推出公证“优先办、上门办、提速办”三优服务,压缩办理时限30%以上。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办理股权继承、公司委托等涉企公证事项16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推行“订单式普法”,围绕劳动用工、合同风险等开展“以案释法”“法律进企业”活动80余场次,覆盖企业200家以上,引导企业从“被动守法”向“主动合规”转变,培育企业法治文化软实力。

(大众新闻 饶胜望 王浩 张淮哲)